沈陽 天氣:晴
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今年春節(jié)因“新冠肺炎”的影響過得很特殊,我的家距離父母家僅半個小時車程,卻不能回家給二老拜年。1月31日(正月初七),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轟轟烈烈的“抗擊疫情,保菜籃子工程”的工作中。也正是因為接觸人員多,就更不敢回家去看看,媽媽身體不好,去年12月下旬剛出院,萬一自己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攜帶了病毒,傳染她可咋辦?就這樣,我堅持著不回家,每每電話問起她的身體狀況,她說都挺好……
2月25日上午,我正在如火如荼地工作,忽然接到家里電話,說媽媽一直咳嗽、呼吸困難,我的心立即提到嗓子眼,難道媽媽得的是“新冠肺炎”?可轉念又一想,這段時間,媽媽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家里也沒去過外地的親戚,傳染源在哪啊?急急地向領導告假,心懷忐忑開車時,淚水瞬間涌流出來。媽媽你可要堅持住啊,女兒還有太多愿望沒實現呢。想和您去旅游,想帶您吃大餐,都因為我的“忙”而一一擱淺。媽媽以前也經常生病住院,我從沒有過這種恐懼的感覺,可能因為這次病毒太兇險,我很害怕會失去她。當我飛奔到小區(qū)門口,卻不允許車輛進入,只能在門口焦急地等待,她走到我身邊時呼吸已十分困難,戴著口罩大口地喘著粗氣。她的鼻子里長滿息肉,本來就只能用嘴呼吸,戴口罩只會讓她更難受。在去醫(yī)院的路上我讓她摘掉口罩,這樣呼吸能更順暢些,可她卻固執(zhí)地一直戴著,我知道她是怕我被傳染。我不停地安慰她,您不發(fā)燒又沒有傳染源,我們?yōu)槭裁匆ε掳。磕玫目隙ú皇恰靶鹿?”。媽媽懸著的一顆心似乎放松了一些。
到了醫(yī)院,消毒、測體溫一系列操作,以往人頭攢動像菜市場似的,現在卻冷清得門可羅雀,我打趣媽媽:“這多好,不用排隊。”一位全副武裝的醫(yī)生接待了我們,詳細詢問是否有武漢接觸史,又問了病情,最后開了一張驗血單和一個CT單。等我陪媽媽做完所有檢查,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媽媽患有糖尿病,早餐吃的少、中午又沒有及時用餐,此時有些低血糖。我快速買回面包、火腿腸,本想扶她去車上吃,可是媽媽說實在走不動了、心里慌。就這樣,在醫(yī)院的急診大廳,過往的人們戴著厚重的口罩向我們投來異樣的目光,他們肯定在想:在最不安全的地方,竟然還有人在這里吃東西!媽媽終于恢復了一些體力,我們拿著報告單去找醫(yī)生,醫(yī)生認真查看,最后斬釘截鐵地說: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療。我和媽媽激動得手舞足蹈,真是虛驚一場。
媽媽每天上、下午各點滴一組藥,主要作用是消炎、止咳、平喘,每天打四針胰島素,早晨空腹及餐后兩小時測四次血糖,吃三種口服藥,分別用于降血壓、升血小板,她還有些低鉀,在吸氧器的幫助下,呼吸逐漸順暢。媽媽常自責:“人老志氣短啊,我太不爭氣了,總給我女兒添麻煩,還耽誤你工作。”“您怎么能這樣想呢?您生病就應該立即告訴我啊,竟然還讓我爸瞞著,這幸虧不是‘新冠’,否則早就錯過最 佳治療期了。再說了,胰島素就應該按時按量打才對,怎么能自己隨心所欲呢?您沒聽醫(yī)生講嗎,血糖值會影響其他臟器的。否則,只是普通的肺炎,為什么會這么嚴重?”媽媽面對我的責難,板著臉不說話,她討厭打針,為了減少打針,每天只吃兩頓飯。我何必非要與她爭論呢?看她忿忿不平的樣子,內心頓時泛起一陣陣心疼,這還是我以前那個擁有火爆脾氣的媽媽嗎?我和弟弟小時候調皮搗蛋,那是肯定會挨一頓暴揍的。弟弟遠在深圳,從沈陽飛過去正在隔離辦公,媽媽慶幸地說:“幸好我還有女兒啊,否則,誰會在這個時候冒著生命危險來護理我啊?就是用四倍的價格請護工,人家也不能來啊。”我就笑著回應:“媽,那您給我開點工資吧!”
媽媽在醫(yī)院一住就是十天,在這期間,我一邊網上辦公一邊護理她,但這種網絡辦公的體驗卻不太好,有點時間就得一直盯著電腦,生怕錯過任何信息耽誤了工作,心里總也不能踏實,雖然每項工作都盡心盡力完成,但心中還是有一種深深的內疚感……有好幾次,我忙于溝通工作上的事,結果把“隔藥”用的只需要點五分鐘的鹽水沖管,在整瓶都快滴完的時候才發(fā)現,媽媽竟一句責備都沒有,嘴里還念叨著:“多打點鹽水好,能把血管沖洗干凈。”其實她自己也可以按鈴換藥的,但她經常記不清現在滴的是藥,還是鹽水。媽媽真的老了,心里又泛起一陣陣難過,這種心酸似乎是一種語言無以表達的情感。
接到領導、同事們的問候,非常感動,大家都告誡我要做好防護。為了確保安全,病房的衛(wèi)生我自己打掃,拖布每次用開水反復燙洗,然后噴上消毒水再去擦地,用酒精擦拭所有物品,護士說這干凈程度堪比明星病房,保潔阿姨對我們也特別友好。媽媽一輩子要強,她手上埋著內置針頭、走幾步路就喘得厲害,卻堅決不允許我為她清洗襯衣襯褲,她寧可戴上手套也一定要自己洗。每天和她搶著洗的時候,我常常自責,我這個女兒太不稱職,陪伴她的時間太少了。
弟弟遠在深圳,工作空隙和她視頻,媽媽的眼睛就一直盯著屏幕看,我知道她想念兒子,她還特別想念孫子,總惦記著孫子吃得飽不?睡得好不?偶爾才下廚的爸爸親手做了酸菜豬肉蒸餃、心靈手巧的弟妹烤出了松軟的面包,從院外接過這些香氣四溢的食物,內心升騰起家的溫暖。他們就是我常常因為“忙”而忽略的親人啊,只要我回頭望,他們一直都在那里。不禁想起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話“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對這段話的體會愈加深刻,此時的心靈會劇烈地顫動。
媽媽見我統(tǒng)計公司號召疫情捐款的事情,就特別鄭重地對我說:“你們公司好啊,領導有責任感,你得多捐點。”我打趣她:“媽,您住院還都是自費呢,你還惦記給別人多捐點啊。”媽媽立刻義正言辭:“國家有難,人民必 須得幫啊,你沒看國外都亂成什么樣了?這要在國外,我現在生病可能就住不進醫(yī)院了。”媽媽看電視只看新聞和體育節(jié)目,又特別關心國家大事,她對祖國的無限熱愛甚至比我們還要強烈。
3月6日,完成了全套的復查之后,醫(yī)生同意媽媽出院。我把她所有在醫(yī)院用過的衣物,又反復消毒清洗。心情很激動,我陪伴媽媽戰(zhàn)勝了病魔。接下來的兩周,雖然在我內心特別想回到同事身邊與大家并肩作戰(zhàn),但為了公司與員工的安全,我服從領導安排在家隔離辦公。這是我的人生中從未有過的歷練,“疫情“也給我的心靈留下了烙印。
在年后上班的路上,每天都聽中央臺廣播,有一檔節(jié)目是來自武漢抗疫前線的“天使日記”,醫(yī)護人員的講述常常使我淚目,我想這段文字也權當我為媽媽寫的一篇日記吧,以此紀念我和媽媽在疫情特殊時期相依為命的經歷。
明天我就要重返工作崗位,也想借禾豐牧業(yè)微信公眾號祝福媽媽健康長壽。期望您每天都能開心,看著孫兒漸漸長大,讓我們陪您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