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
(征文獲獎作品)
文/總部培訓經(jīng)理 呂娜
前言:
奶奶是我最親近的人,是我最敬重的人。她文化不高,但總能以理服人。她子孫滿堂,每位家人都是她的崇拜者。她時而柔弱,時而剛強,總能用她的一言一行影響整個家族。清明又至,謹以此文表達我對奶奶的懷念。
我這小半生有兩位最愛的女人,一位是媽媽一位是奶奶。媽媽陪伴我14個春夏,聰明地教會我如何愛上學習,奶奶則用她后半生的精力告訴我怎樣做人、如何享受生活。媽媽教我快樂,奶奶教我責任;媽媽給我心靈,奶奶給我肩膀。
14歲的時候媽媽離開我,去到她的極樂世界。奶奶當即決定將我和爸爸接到她的身邊,祖孫三代一起生活,目的當然是希望未成年的我,能夠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正常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從此,奶奶擔當起了兩個角色,既是奶奶又是媽媽。因為那時爸爸經(jīng)常出差,所以我和奶奶相處比較多,奶奶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媽媽的角色。她要負責我的飲食起居、出行安全,還要負責心理建設。
于是奶奶的處世觀、生活觀、家庭觀、哲學觀等等都給了我極大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教會我在生活這條艱辛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奶奶當時每個月退休金200多元,還要竭盡全力地給我補充營養(yǎng),高中時的我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胖丫頭。先不管傷不傷自尊,奶奶逢人便自豪地說:“這孩子不缺營養(yǎng)。”
直到我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有了自己的孩子,奶奶仍不忘這個習慣,什么好東西都要給我留著。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初五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餅、夏天的玉米、冬天的餃子……每次去奶奶家,都要拿一大袋好吃的回來。
最有意思的是留學法國的那幾年,要一年甚至一年半才能回家一次,所以奶奶給我留的這些東西都會在冰箱里凍上一年半載,直到我回來。在返法的行李箱中總會裝滿大大小小的口袋:玉米、大醬、花生米、醬牛肉、不老林(一種沈陽特產(chǎn)糖果)……當然每次都少不了海關的檢查和處罰……
奶奶喜歡和我聊天,總說我像她的小棉襖一樣。每次到奶奶家,我都會盤腿坐在奶奶身邊,聽她細數(shù)張三的趣聞軼事、李四的家長里短。
直到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是身體倍兒棒,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唯一只有耳朵背,聽不清別人說話也聽不清自己說話,所以說起話來調(diào)門是極高的。每每我喊著聊天實在口干舌燥了,奶奶都會一臉嫌棄地說:“說話聲音那么小干嘛,又不是什么秘密!”
親愛的奶奶,我的聲音你聽來小,別人聽來不小了呀!而且,我們之間還需要有秘密嗎,我們聊的什么話題是隔壁聽不到的?老小孩,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奶奶愛美。可能也是在服裝廠工作的原因,無論年輕還是老年時期,每年都喜歡給自己置辦各種季節(jié)的衣服。真應了網(wǎng)上的那個段子:女人啊,一到換季的時候就站在衣柜前說沒有衣服穿,去年穿什么來著?
奶奶酷愛旅游。在我們這個城市,奶奶從來都自詡為“公交通”,無論我們想要去到哪里,只要問上奶奶一句,準知道如何乘坐公交能夠到達。稍遠一點的省內(nèi)其他地方奶奶也都一一探尋過,哪里有山,哪里有水,哪里有寺廟,哪里有溫泉,什么時間看綠葉,什么季節(jié)看紅花,奶奶閉上眼睛就能夠娓娓道來。她有一群老朋友,退休之后幾乎每天都在一起,不打麻將,也不吹拉彈唱,而是天天琢磨組團出去玩。
出了省,再遠到祖國的首都、魔都,到處都留下了奶奶的足跡。九六年的時候,奶奶為了嘗嘗坐飛機的感覺,約上一位老同事去北京玩了一個星期,那大概是我知道的最早的自由行了。閑來無事翻翻當時的照片,奶奶還真是把行程安排得緊湊,天安門、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天壇、地壇、王府井、世界公園,可能連一個地道的北京人都沒有奶奶一個星期逛的全面。
奶奶一直想去上海看一看,時不時就念叨著:“華東五市,我是最想去的。”本來已經(jīng)商量好和她的老朋友們一起參加一個華東五市旅行團,可當時哥哥的婚禮正好和旅行團的檔期碰在一起,無奈之下,奶奶只好看著她的伙伴們坐上了遠行的飛機,而她就繼續(xù)年復一年地念叨著“華東五市,我是最想去的。”
2013年,也就是奶奶83歲的那一年,我大膽地冒出一個想法,帶奶奶去上海。全家上下都很擔心,想方設法阻撓我們的行程。奶奶很堅決地說:“再不去可能這輩子真的去不成了。”我也不知哪里來的勇氣和果敢,偷偷買了票帶上奶奶出發(fā)了。現(xiàn)在想想我一定是隔代遺傳了奶奶的大膽基因,才在這件事情上和她如此統(tǒng)一戰(zhàn)線。
奶奶高血壓不能坐飛機,于是我們坐火車輾轉到北京,住了一晚,再坐火車來到上海。也許是因為奶奶跟著旅行團出行的經(jīng)驗豐富,也許是奶奶有著與生俱來的獵奇心,奶奶出門旅行是很聽話的。不像很多中老年人出門旅行舍不得花錢,不愿嘗試新鮮事物,甚至不愿嘗嘗當?shù)孛朗场D棠虅t完全不是這個路數(shù),也正因為此,我很愿意帶著奶奶品嘗所有的新鮮感。每天帶著她換著樣地吃,本幫菜、粵菜、東南亞菜、印度菜、韓國菜、燒烤、火鍋,樣樣不落。我們還到星巴克凹造型,到東方明珠腳下擺拍,當然也少不了在外灘拍的“翩翩起舞絲巾照”,如果時間充裕我一定會帶奶奶去上海大劇院聽一場音樂會的。
我們還報名了杭州一日游的旅行團。本以為是比較閑散的時間安排,可從早上6:00集合出發(fā),一直到晚上9:30才回到上海,到了我們的賓館已經(jīng)是10:00多了。這個時間換做在家奶奶早已進入夢鄉(xiāng),而在這卻車馬勞頓游走了一整天。當時的我真有些擔心奶奶身體吃不消,可回到賓館,奶奶說了一句:“今天玩的可真挺好,杭州不愧是人間天堂,果真值得一去。”然后倒頭便睡了。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也為奶奶的好身體默默點贊。
后來,我跟奶奶許下承諾:“等你90歲的時候,如果還能健步如飛,我?guī)闳ハ愀邸2荒茏w機,咱們一站一站坐火車也要去!”奶奶隨即回答:“你敢?guī)В揖透胰ァ!碑敃r的我不知道奶奶是不是真的這么信心十足,不過兩天后我堅信了自己的判斷。因為奶奶已經(jīng)激動地將我們兩人的約定廣而告之,仿佛一夜之間,所有親戚們都知道了這個約定,并且都深深地相信我們的香港之旅勢在必行。我很高興奶奶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信心,也很高興所有家人都對奶奶的健康狀況有信心,同時我更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可是,奶奶在去年90歲高齡的時候微笑著與世長辭了。我們的香港行沒能如約履行,但我并不感到遺憾,因為奶奶一直告訴我,不為過去抱有遺憾、眼望著前方旅行才是生活的意義。
這篇文章本是我送給奶奶88歲的生日禮物,還有很多章節(jié),記錄了奶奶的友情觀、家庭觀、育兒觀、經(jīng)濟觀,還有長壽秘笈,可還未全部完成,奶奶便安靜地走了。我不想把它寫成對奶奶的吊唁,而希望每每翻看,就仿佛又可以面對面地和奶奶對話一樣,溫暖而親切,熟悉而眷戀。今天只截取了其中的一段,但我想我會靜下心來,把更多奶奶的故事記錄下來,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知道媽媽一直希望能支撐他們成為善良、樂觀、向上的人,而這背后更是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在一直支撐著媽媽,那就是我親愛的奶奶。
老院子
文/平原禾豐食品銷售經(jīng)理 徐海航
有一顆杏樹,孫子經(jīng)常爬,砍掉了。
有一口老井,孫子腿腳快,封上了。
有一間廂房,孫子嘴特饞,鎖壞了。
有一段門框,孫子長個了,鋸開了。
可是這一切,都留下來了。
可這一切,又回不去了。
或許吧,有一天老院子里會長出很多藤蔓。
說不定還能再長一顆杏樹出來。
封上的老井,漲滿出了水,流向院子旁的河溝。那間廂房長滿了苔蘚,生靈盎然。
門框上應該會有一排燕子窩。
但那扇木門上記錄我身高的刻痕,
應該不會掉吧。
又或許,那個老院子一直都會有人住吧。
我的奶奶
文/遼寧區(qū)招聘經(jīng)理 杜娟
奶奶出生在民國時期的小康家庭,家里經(jīng)營著油坊、綢緞莊等生意,生活比較富足。奶奶跟著自己的哥哥弟弟去私塾上過學,用那個年代的話講就是識文斷字。因為眼睛里面有玻璃花(我的理解就是玻璃體渾濁),嫁到了農(nóng)村一窮二白的爺爺家。
奶奶生性樂觀,適應能力特別強,很快就適應了土嚯嚯的農(nóng)村生活,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白天和大家一起干活,晚上給大家說評書、講歷史故事,講得最多的是《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和《七俠五義》,也有一些蘊含哲理的志怪小故事。在那個年代,精神生活特別匱乏,這些故事給辛勤勞作一天的人們提供了短暫的休息和歡樂,同時也傳導了最樸素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到現(xiàn)在還記得一個小故事:有一位乞丐,每天祈禱上蒼能賜給他一塊金子,結果有一天路過一座橋,遠遠地看到一個東西,看起來像是金子,但仔細看起來又感覺像是一坨牛糞,正猶疑不決的時候,一對夫婦沖了過來,朝著金子飛奔過去,乞丐急忙搶過去說是自己先看到的應該屬于自己,那對夫婦雖然不服氣但最終還是將金子讓給了乞丐。乞丐高興地把金子拿到手,想要把金子分成小塊以便使用,借了一把斧子去砸金塊,結果金屑嘣到眼睛里弄瞎了眼睛。講到這里奶奶說人要本分要付出努力不要整天做夢想著天上掉餡餅,即使天上哪天真的掉下來餡餅也不會白給你,會讓你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當時年紀小,不明白什么意思,隨著慢慢長大,在準備高考那段壓力最大最難的時光,時不時會想起這個故事,提醒自己不要僥幸不要放棄努力。最后,我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奶奶卻早已駕鶴西去。
奶奶樂善好施,在那個家家戶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年代,還想著去接濟別人。從左鄰右舍到爺爺奶奶家的窮親戚再到游街竄巷乞討化緣的各類人,奶奶都盡其所能地去幫助去接濟。爺爺偶爾不理解會抱怨,每每這時,奶奶總會說:“人活在世上,誰沒有難處呢,能幫就幫,積德行善。”我覺得奶奶這么做未必是有多高的思想覺悟,更多應該是源于天然的樸實和善良。小時候,在奶奶家總能吃到各色點心、各種糖果,總會有很多陌生的叔叔、阿姨去探望奶奶,在奶奶生病期間更是有天南海北的人過來探望她。那時候不明白,現(xiàn)在想想應該是奶奶的樂善好施結下了很多善緣,有很多的人在她老去的時候記掛著她,關懷著她。
奶奶是個堅強、內(nèi)心特別強大的人。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一個個子高高非常瘦削的老人,但其實奶奶年輕時候的外號是“三胖子”,是勞動后可以一次吃掉六碗面條的人。奶奶五十多歲的時候從生產(chǎn)隊快速行駛的大馬車上摔下來,摔斷了腿,一度生命垂危。那個年代缺醫(yī)少藥,幸運的是我的姑媽那時候已經(jīng)參加工作且恰好在醫(yī)藥站工作,奶奶因此受到了比較好的治療。即使這樣也在床上躺了近一年的時間,老年人骨質酥松,一旦摔傷很難恢復,奶奶特別堅強,安慰爺爺?shù)耐瑫r,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復健,常常疼得滿頭大汗也不放棄,正是靠著不懈堅持,她的雙腿基本恢復了正常,可以慢慢地走路。奶奶最后是因為肺癌離世的,最后的日子里打杜冷丁都無法止住鉆心的疼痛,但奶奶一聲不吭,絕不在子女的面前展露一點脆弱,還會在精神狀態(tài)好的時候笑著問我們的學習情況,叮囑我們好好學習,不必擔心她。甚至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她也非常淡然,總是安慰我們說:“人都會有一死,起碼我這一輩子過得很樂呵,活到這個年紀我很知足了,你們不必為我難過”。
奶奶離開我們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她的模樣已經(jīng)模糊,但她給我講的故事以及她自己的故事卻歷久彌新永遠留在我心靈的最深處。想到奶奶不會心酸難過,更多的是溫暖和力量。